志存高远 德艺双馨
——访外国语学院院长范革新教授
采访人:吴明明
记录人:黄筠嵋
采访地点:院长办公室
采访时间:2007年10月25日星期四下午2:00
(Q=Question, A=Answer)
这是一个温暖的秋天下午,当我们敲开范院长的办公室时,范院长正在奋笔疾书,批改文件。当我们说明来意表示要进行采访的时候,范院长先是示意我们在沙发上坐下,然后继续着他的工作。刚开始我很紧张,既怕自己准备得还不够周全不能代表所有同学的心声,又怕院长宝贵的时间有限达不到我们的采访目的。但在我们随后的采访中,范院长用他亲切的笑容,富有磁性的嗓音驱散了我们心头所有疑虑的阴霾,并将他的个人魅力如秋日午后的阳光般遍洒我们心间。
Q: 范老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当中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非常感谢您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我院学生工作网中风云人物这个板块第二期的主题是采访有过出国经历的老师,那就请您先谈一谈您的出国经历吧!
A:我确实去过很多国家,美国、英国、日本……,其中去美国是留学,去英国是进修,去日本是考察学校。我在美国留学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时间间隔比较长了,而且当时的情况同现在比变化也比较大。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2005年在牛津的进修经历。
Q:请您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谈对出国留学的看法好吗?特别是从我们学生的角度。您觉得这些国家各自的特点都是什么,哪一处比较适合我们中国学生?
A:有人在谈高校国际接轨的问题,实际上我认为这种说法太过于理想化,因为任何国家高校的建立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专门的建立目的。比如说牛津大学,它最初的目的是传播神学,培养牧师,耶鲁和哈佛也是如此,是为了传播上帝的福音。而我们国家最初建设大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但现在看来这个说法是不是有些低了。也就是说历史背景不一样,地理环境不一样,政治环境不一样,整个的民族文化与价值观都不一样。如果真的接轨成功,那么另外一个学校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我认为任何一个学校都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往往是具有了与众不同的特点,物种才能生存下去。比如说牛津大学,它的教学制度很不一样,它没有班级的概念,没有class和classroom的概念,一般都是一位老师对三个学生,tutorial, 是导师单独上课,所以他们的重点是在教授研究室,导师一切的学术活动都在教授研究室。比如说硕士,导师一般是两、三周同学生见一次面,每次见面不超过四十分钟,见面的内容是学生汇报上次导师所给书目的阅读情况,有时候是直接汇报,有时候是上交一份很厚的报告,老师批改,给与指导。因为这所学校是培养精英的,所以是一对一的上课,而在上课过程中,就把老师的科研也渗透进去。在那的硕士生和博士生都是一边学习一边搞科研,这和我们的整个教学理念完全不一样,这也是那里学费比较贵的原因,因为那里的学生能得到最优质的,最好的教育。美国的大学和我们的相似,美国的大学有班,每个班不超过15个人,那里的老师讲授的也很少,通常是老师布置assignments,然后自己去读书,根据老师的提纲或是自己组织总结写论文,在课上做presentation,主题发言后由同学发问,老师会根据主题发言和同学提问的情况给每位同学打分,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出有自己思想的人,有动手能力的人。比如说讲美国文学,老师可能会给你五个题目,任选其一,然后学生或者阅读老师规定的书目,或者自己到图书馆去看书,总之是要阅读大量的书籍才能把这个主题发言做好,这样还不够,还要准备回答问题,因为真正能考察出水平的是你回答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巧妙地回答问题才能得到高分,而同学问题问得越深得到的分数也会越高,在这后面有两个原始动力,一是它的文化鼓励创新,鼓励与众不同,这个民族就是鼓励人勇敢地站出来,培养人的勇气,探索精神和主动精神,强调回答问题的巧妙和思维方式和模式。所以有的中国人刚刚到国外觉得没学到什么知识,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什么才是学到的知识,是那些由老师写到黑板上,学生抄到笔记本上背下来的东西,所以我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记忆力极强但没有思想的人。可能美国人没有我们记忆力好,可能我们能倒背如流莎士比亚有多少悲剧多少喜剧,海明威娶过几个妻子都是在什么时候,但这些东西对他们的成长意义不大,而西方人可能记不住他有几个妻子,但他们知道他为什么和他妻子离婚以及再婚的原因,所以我们的教育同西方的教育有本质上的不同,一般人可能要在国外学习一个学期之后才能适应。比如举我的例子,我学的是文学,但是缺了两个学分就选了一门语法课。我们上课的内容就是读我们老师写的书,我的老师已经出版了三、四本书,都是关于语法的,从实际到理论都有。他不要求我们在读他书的时候找出它的精神内涵或是创新点,而是找他书中的毛病,大到找出他理念上的不足,小到找出他书中标点符号的应用不当,只要找出纰漏,可以用你全部的力量把你的老师批得体无完肤。第一天上课的时候,我们都傻眼了,心想怎么这么上课?尊师重教的意识都到哪去了!我们那个班级里的学生有12个人,来自7个国家,远到非洲,其中最大岁数的已经是奶奶了,最小的只有18岁,什么人种的都有,什么背景的人都有。强迫他们都要发言,慷慨陈词,一页一页地批,有时候甚至都批错了,同学发言的时候,老师不会说话,总是和颜悦色地记,等到学生批完了,老师再解释。之后我才慢慢懂得了,这能体现出这位老师心胸的宽广,他给学生足够的勇气挑战权威,实际上他也是在用全班同学的集体智慧来修改他个人的创作,这样在再版的时候就把我们挑出的毛病都改过来了。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学到了知识,掌握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老师的水平有了提高,更完善了他的著作,这也是对读者负责的态度。而这种教学方法,在我们国内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我有这样的担心,我们的勤勤恳恳是不是坑害了一批又一批有思想的人,而由这样的老师培养出的一代代人已经将这样错误的教学方法固化了,他们只是怕学生们的脑子里没有东西,所以写了满满的一黑板让学生们抄,擦掉,再写,再抄,再擦掉。他们忽视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看待世界的方法,这是我最大的遗憾,也是在西方学习最大的收获。如果想在西方学习一、两年就得到一个较大的飞跃这不可能,他们教你的是一种思维方法和观察的方式。而当他们把这种思维方法带到工作中的时候,他们就能够很快的找到头绪,该怎样解决问题,找谁来解决问题。而我们中国的大学生们,包括硕士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手足无措了,只知道找老师,而不是先去图书馆找书。
Q:我们的本科教育与西方有很大差距,那么请您针对那些想要出国留学读研的学生讲一讲在出国之前应该准备些什么,或是出国之后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哪些方面才能适应那样的教育?
A:我们的学生同西方的学生比,特别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我们的语言基础比如词汇语法基本写作等方面不亚于其他国家的学生。但是西方的教学中有导师单独辅导的也有上百人的大课,你会发现坐在后面的西方人比较多,亚洲人大多坐在前面,而讲完课提问题的,西方人比较多亚洲人几乎没有。也就是我们都能听得懂,但是我们不愿意炫耀自己也不愿意抓住机会表现自己。所以真正要到西方学习的同学,基本功方面不用太担心,一两个月就能很好地融入那个语言环境。我觉得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都是我亲眼见到的。那还是在20年前了,比如在cafeteria就是自助餐厅里,西方是这样的,不管人多人少,站排的时候人与人之间都有一定的空当,如果要穿过这个空当,你需要说Excuse me.好多亚洲人包括中国人在通过的时候都是一下挤过去,或者在站排的时候不留空当,贴得很近让人很不舒服。早餐通常有苹果、香蕉等水果,我经常看到好多中国人只拣大个儿的拿,甚至有时还不到他的turn, 他就挤到前面挑了一个大的放到自己的盘子里了,而在这时我们就会看到外国人蔑视的目光,我就在想因为一个香蕉被别人蔑视真的是很可悲的一件事。虽然不应把你们这些80后的年轻人批评得一无是处,但作为我们这上一代的人确实应该指出你们身上存在着许多弊端。你们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从出生开始就把父母长辈的呵护和照顾当成司空见惯的事,这就滋长了你们身上很多不足。比如讲宽容心,80后的人从没吃过苦,他们没求过人,没低过头,不知道膝盖碰到地上是什么滋味。而像你们的父母我们这一代,别说下跪了,趴到地上的次数有过多少,因为很多政治文化变迁之后,上山下乡的非人待遇,我们不得不做出一些有损人格的事情,但当我们活过来,才意识到:人,非常渺小,他常常要依靠别人,谁都会犯错,要学会包容和宽容。另外要注意不要自私,佛教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认为从心理上说这种说法还是对的。所以我认为你们这些年轻人到西方去,要先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而这是你们现在还意识不到的。要学会宽容、包容、与人为善,也就是我们说的雷锋精神,我们通常把雷锋精神当作一种政治行为,而实际上如果你到了西方的一些民主性比较强的发达国家,你会发现雷锋太多了!他不是一个两个雷锋,好多人都是这样。这样的人分两种:一种是受过优质教育,对人类的发展比较了解,他们能够宽容包容其他来自发展中国家,文化上还没有接轨的人。再有一种是信教的人,他们出于善心去帮助别人。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的学生不懂互助,二十年前我在美国学习的时候就有学习小组,完全是自发的,我们轮流主持学习小组的活动,比如说这周由我来负责,我要先想好这次的活动要讨论哪些问题,哪个是最难讨论的,然后我负责到图书馆订房间,房间是免费的,但我要给同学每人买一个冰淇淋,一边吃一边聊,每次大概一到两个小时,每周五都是这样。再比如说哪位同学写作不好,同组的同学会觉得不好意思,他们会对你说,你哪天有时间,我们一起到图书馆帮你学习写作。再比如说谁的口语不好,就会有教会的人找到你和你坐在一起聊天,他们会感觉很累,但是他们会觉得很快乐,这样才叫和谐社会啊。这是在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有竞争,但竞争有度,而竞争之外又更加的关爱他人。我是研究美国文学美国文化的,我们说二战后出生的一代人叫”baby boomers”,他们需要大房子、大游泳池、大汽车……什么都要大的,而他们的下一代就像你们这一代,什么都需要小的,比如说在英国,根本看不到像在中国这么大的汽车,几乎都是双开门的,小款型的,他们并不是没有钱买不起,而是考虑到大排量车汽油的污染,考虑到占地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节约意识,本来西方人的块头特别大,为什么还买这么小的车。谈到住处的装饰,一般的中产阶级家里都布置得很简单,但是把庭院或是临近街区的地方布置得很美观,这就反映了一种民族的整体价值观,而这在中国是看不到的。另外我在国外留学和进修期间,最大的收获就是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只要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任何时候都会予以解答,而这样的老师国内很少,他们就像牧师一样,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需求。再有就是人的思维方式,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这是我觉得东西方不太一样的地方,比如说美国,它是一个移民国家,移民国家有一种理念就是先来者帮助后来者,就是settlers要帮助newcomers.也就是人人为大家,大家为人人。因为从James Town,“五月花”号开始,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如果不帮助后来者,那么后来者也生存不了,这样经过了三百年,就形成了非常完整的关于慈善的行为或渠道的体系。所以小孩子从小就有一种charity,可能是跟随他的母亲给穷人送件衣服,可能是帮助教会擦擦板凳等等公益事业,所以他长大之后,他就会认为做公益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我们现在的大学生甚至所有中国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相当差,我们的差距就在这。如果一个人勤奋的话,我们一般人吃的,穿的,或是家里的住宅条件,周围环境或是代步的车,都不比外国人差,我们差的就是我刚刚提到的那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而这些就是我们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需要做的。但是我们很遗憾没有一门课,没有一种program是来帮助学生了解这些东西,结果我们的学生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国外文化的方面都是像”rock”这样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是皮毛的皮毛,如果要把西方进步的文化浓缩在几个词当中,应该是“博爱、诚实、进取、自助也就是self-reliance”,这些才是西方文化中的灵魂和核心。其实把这些抽出来也是人类的最优秀的品质,而这些优秀的东西我们在教育之中是怎样体现的呢?没有!我们从小只是鼓励学生们注意分、分、分,如果考了一百分,家长会给你们买好看的衣服,上了大学之后如果考了一百分,老师们会说”very good”,都是这样的。这也是我正担心的问题,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个“世界公民”,而不是小区域内的“主人”,这样才符合二十一世纪打开的国门。我相信这样一种看法,如果五十年之后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一段“太平盛世”,我们现在的GDP值,人民的生活水平完全称得上是这样的。我还记得去年新生入学的时候,我讲到地区、国界,有人向我提出问题,整个人类对我们到底有什么意义?我说你这样的想法太狭隘了,去看看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第一页,是一篇悼词,一个人去世了,丧钟为他敲响,For whom the bell dolls? 丧钟是为他而敲响,因为他是人类的一部分,一个人去世之后,人类的一部分也就消亡了。我说当你真正解读这句话的时候,你才能知道你作为世界公民应有的想法。只有拥有这种胸怀这种意志和远大的抱负,你才能在课堂上的每个45分钟加倍的学习而不是混日子。我最感到痛心的就是家境非常不好的学生,来到这个学校之后没有好好利用这里的资源,毕业之后给父母带去了永久的伤害,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这就是我最痛恨的。其实本科的教学质量是非常容易提高的,本科四年总共才学几本书,把它们摞起来恐怕也就只有等腰高吧。而且明明知道这是知识经济社会,我们都清楚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这并不是政治口号。以前可能学生们要依靠父母,父母或许能帮得上一些小忙,但他们帮不上大忙,有些人可能通过父母的关系找到了暂时的工作这也只是小胜,真正的大胜是让人有知识有能力能够独闯天下,干一番事业的。我们外国语学院毕业生现在年薪过百万的我能数上来的有好多个,都入了国外藉,但是既然国外的文化都承认了,证明他们的能力确实是很强的,有些是我当年教过的学生,现在他们雇的都是白种人了,而这些人,就像我刚刚说过的,都是具备特殊气质的人。那些自私的,心胸狭窄的,妒嫉心强的人,没有一个成功的。这也是我一直不愿意离开高等院校的原因,我希望通过我们集体的努力包括我个人的努力,改变一些学生的命运,虽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但是也还是改变了一些,有很多成功者;再有一个我想通过我们的教育帮助学生们树立自信心,我们的学生,特别是由于文科院校、师范院校的长期的传统,好多学生没有自信心。表现在参加一些大赛,一说到北大、清华,我们的学生都不敢跟人家见面,有什么了不起,到那就和他说,你是北大的?我是沈师的,我明天要和你比赛,我就是不服你,你这样的话对他来说就是压力。人都是一样的,智商差不太多,而本科教育也差不多,但我们的学生一听到一些名校的名字就哆嗦,这样就不行。作为院长,可能前二十年我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业,但后十年我可能更关注学生们如何做人,我们的党委书记经常说:“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也就是说你如果有很宽广的胸怀,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从最朴素的地方说起,你人缘会很好,人缘好就是一种资源。我们从前把钱当作资源,其实好多情况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资源,这证明你与人沟通的能力强,将来你会发现最需要的就是与人沟通的能力,要能与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沟通,沟通技术比专业知识更重要,只有沟通好了,你的专业知识才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因为你将来共事的同事,领导不一定是什么人种,哪个国家,你怎么能让他看到你的成绩,你的不足要怎样检讨又不伤面子,这都是一个沟通技巧的问题。我们现在的教学环境和国外比肯定不差,开玩笑的讲,我们就差两样:一个地毯一个空调。我的办公室比我们去年去参观的牛津大学的还要好,牛津剑桥的教授办公室只有我这里的一半大,各种书籍一直摞到屋顶,屋子小得只能坐下一位老师一个学生,沙发破得一坐能感觉到弹簧,但他们觉得很舒服,当然这是一种文化。
Q:范院长,我还想代表我们学生会问您一个问题:国外的学生会工作和我们有哪些不同呢?
A:我们学生会政治色彩比较多,而他们的学生会关心学生的比较多,这可能与民族文化有一定关系。我参加过几次他们学生会的工作,比如说05年我看到了牛津大学博士生学生会开展的工作,真的不一样。美国学校本科的学生会关注个人更多一些,如果当选学生会主席的话,学费是全免的,而工作的时候,还给你一些钱,再有学生会干部特别是学生会主席的工作,没等毕业就会有公司来找你,因为学生会干部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调动人的能力都要比普通学生要强得多得多。所以他们读书的时候有额外的付出但是有工资,还要减免一些学费,关键是他们得到了最好的机会得到锻炼。有些普通学生想,我只关心我的学业,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别的什么事都不管,这样的话,他们没得到的锻炼机会就是一种损失。再有,国外的学生会工作社会性比较强,公益事业比较多,比如说献血或是关注一些社会问题。比如我在留学期间的一件事,有一个同学吸毒,然后自己突然顿悟说不吸了,然后在学生会管理的一个students’ hall就贴了一张poster,通知说有同学要讲自己的一些经历,没有人动员,但是观众爆满。会场很简单,就在前面放了一张讲台,打上灯光,一个小伙子站在前面,那是所教会学校,所以他穿着黑色西装打着黑色领带,然后有人上台来说,这里有位speaker,曾经吸过毒,但是在生命的某一阶段突然有了一些感悟,想做一个对别人有益的人,今天他将把他经历的痛苦讲出来同我们大家分享一下,然后他就上去讲他的一些经历。有些外国人可能按我们的理解,有些特别,他们求知欲极强而且什么事都特别认真,他们会拿着小本子记,会提一些问题,这样类似的活动很多。此外还有大型的摄影展,或是纪念二战的一些活动,我作为嘉宾参加过一次为那些在二战中死去的中国人的灵魂祈祷的活动,我觉得可能有些中国人都不见得会为那些故去的人做些什么,他们是美国的学生会,而且都没经历过二战,怎么能这样虔诚地举办这样的活动?当然参加这种会,没有人穿着casual clothes,都要回去洗个澡,穿着熨得整洁的正式服装参加。他们从日本何时开始侵略,讲到满洲国,再讲到联合国,一共十段。他们往往把人类的一些重大事件作为活动的起点让学生们去关注,比如说纳粹大屠杀,是人类犯的错误,假设比如说我们昨天嫦娥号飞天(10月24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嫦娥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本稿采访于10月25日),可能今天就准备一个讨论会,准备一些图片资料,从苏联的探月到后来的星球大战,再谈到这种星球大战怎样促进高等教育和科技的发展,他们的讨论往往从问题的根本谈起,有点像学术研究与学生活动的结合体,很有意义。他们的活动不限于政治性活动和常规活动而是非常大的全球议题,比如说预见一下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或是到市场去调查塑料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牛津大学分为本科学生会,研究生学生会及博士生学生会而且互相不来往,由此可见英国的这个等级制度,不像美国敲门就能进的。他们的学生会主要是老师同学生学术上沟通的桥梁,而且它们可以邀请一些商业界领袖来讲学,作报告。比如说牛津大学博士生学生会的主席,尽管他仍是个学生,可以邀请一些知名公司的领导来学校作关于某个特定话题的报告,他们也都愿意到学校去,和学术精英们在一起,从中发现人才并为他所用。所以像牛津大学这样高水平学校的学生会,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为他们的学生带去更多的工作机会。越高层学术性活动越多,越低层社会性活动越多。再比如说耶鲁大学,我一直都很关注耶鲁大学,因为耶鲁大学是全世界一流大学中本科教育最好的,那里本科的通识选修课有一千门,书藉也特别多,所以只要学生想学的话,几乎任何课目都能学得到,所以那里的本科教育十分受欢迎,那里有很多societies也就是我们说的活动社。而在国内有些领导重视一些,活动就比较好开展,如果领导不重视学生们的活动就很艰难,而这是不对的。我刚刚写完一份报告,内容是讲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融在一起,因为在45分钟内,老是不能把学生的全部智慧调动出来,再一个因为第二课堂是以学生为主,所以绑在一起也平衡一些。我们外国语学院做得也不错,但我觉得还是没有放开手脚,还是有一些公式化、模式化了,形式要多样。这就是我的一些收获和建议了。
Q:我还想问范老师一个问题,出国留学当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机会,但是对于大多数没有出国深造机会的同学,怎样才能在国内现有的水平下更多的锻炼自己呢?
A:首先我要告诉你,出国本身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没有相当的毅力是出不了国的。不说准备雅思,准备其他证明,出国这个想法就很痛苦。你想一想,一个小女孩儿,拿着两个大箱子,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到异国他乡去,钱存在哪里?怎么买东西?怎么做饭?成绩不好怎么办?这个想的过程就很痛苦。所以出国不像你们现在想的那样幸福,它伴随着一路痛苦,没有一件事让你觉得像在家那样容易。包括我的孩子和我自己,要解决很多很多你想不到的问题,你每天要绞尽脑汁考虑各种各样的小事。比如说二十年前,我每天去看我居住的这个小city银行的利率,如果哪家银行的利率高,我马上把自己的钱提出来,存到那家银行去,这样每个月可能会多出一点钱,多出的钱我可能会多买一点牛奶。或是商店里的免费报纸,会刊登一些promotion,我们下课后去学生会取来,然后回来就趴到寝室地上来研究,找一些打折的东西买来。买东西的时候,要和其他人合作,比如说我没有车,你有,那么我们一起去买东西,你开车拉东西,我付给你汽油钱,这还是最简单的生活方面。至于学习,比如说选课,要选什么课既能学到东西还比较容易拿到学分,你要研究任课老师的好恶,是否有种族歧视,他的宗教信仰是什么,有什么怪癖,研究好之后要赶快选,动作不快就有可能选不上了。选上课之后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打字机,什么时候交作业,用电脑每小时多少费用,这些问题都要算。而在买东西的时候,所有的receipts都要留着,比如说生病上了一次医院,要把收据留好,因为在美国打工的时候,因为要交税,不会付给你cash,都是支票。这样再到银行取钱的时候,把生病吃药的收据拿给他,他就会把个人所得税中这一部分扣掉。这样的通常要算好几天,因为美国政府怕公民逃税,如果偷税漏税后果会很严重。另外,逢年过节给家人买什么东西,要打多长时间工,这都是要算的。比如我在国外的孩子,我知道他过得会很苦,但是我给他寄钱他都不会要,他在麦当劳作值班经理,那里的食物过了十二点钟就不会往外买了,所以他总是打晚班以便把剩下的东西拿走,虽然晚班很危险。所以我说从国外回来的人并不是有多少收获,而是他们得到了真正的锻炼,这种好处并不是给你带来多少知识,因为知识的差别并不大,真正的财富是你得到的历练。如果在英国留学,想到意大利去旅游,要先订好宾馆再办签证,要预先考察好住哪间宾馆定什么饭菜,然后e-mail过去,等待老板的回复,拿到这个再到领事馆去签证,你必须要计划性极强。所以从国外回来的人都具有很强的计划性,都比较成熟、理性、能吃苦,但是有些沉闷。而国内的人就算你再努力,没有那样的环境锤炼你也不会有那样的进步。这不是知识的问题,而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并不是说好或不好,而是出国的经历让你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并不是说国内不好,但仅在国内学习,你永远都没有在国外的那种广阔的视野。
Q:嗯,非常感谢您在烦劳的工作之余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都觉得受益匪浅,深受启迪。
A:我也非常愿意同你们这些学生干部们聊天,只是工作太多的原因不能每次都满足你们的要求,以后一定还有机会同你们交流!
短短的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虽置身在范院长的办公室里,感觉却像是在他的引领下周游全球,遍历世界,从历史到未来,从国人国情到国际形势,与其说是一次访谈,不如说是一次关于政治、历史、文化、教育的重新学习与知识拓展。虽然短短的一小时不足以让我们聆听到这位长者对于人生的所有感悟,但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身上散发的人性光辉和个人魅力。无论是他对我们志当存高远的期许,还是他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无论是他对现行教育制度的思考,还是他对一代代外语人的希望,都将成为我们心中铭记的隽语,是我们工作和学习道路上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