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2010年第一期新书推荐
发布时间: 2010-09-08 浏览次数: 0

1. Intervening to Help in the Writing Process 写作过程中的教师介   外G633.41/52

    

 

 

 

 

本书向教师介绍如何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予以帮助性的介入。此书的目的是帮助教师通过明确指导,在学生自我检查的步骤上为其提供一种恰当而及时的帮助。这种帮助涉及到文章内容(思想)的选择、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运用。因此,这种帮助是介入式的,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就是在学生完成作文之前由教师发现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给予学生有的放矢的帮助。有人认为介入是过程写作法的支柱,是教师明确教会学生作出决定和运用语言技巧的有效方法。

 2. 现代语言学名著导读    外H0/202

 

本书十分注重所选内容的原著性,认为就像文学作品的评介离不开和代替不了文学作品的阅读一样,语言学概念或流派的介绍,不能代替也代替不了显示某种理论和方法的原著阅读。要想真正了解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哪怕是一口半口。要想真切地感知大海,就不能止于关于大海的文字介绍和图片影像等二手资料,应有一次或数次与大海和海水零距离接触。语言理论的学习,不能止于概论、流派介绍和语言学通论之类,应该读一点原著,哪怕是一本、一篇、一节,甚至一部书的目录、前言或后记,尤其是想了解语言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打算从事语言研究和教学的人。本书的一切安排都是为了帮助和方便读者阅读原著和不同程度的理解原著。对原著有更多要求的使用者,可根据全书的目录和有关内容提要,去进一步选读其他章节、全书乃至相关著作。本教材特别注重突出素质培养,即尽量不把他人和编者的结论和观点灌输给读者,只给读者一定的资料(包括得出某些结论的材料),而让读者自己去独立思考,作出自己的评价和结论。并认为这是素质型教材或读物与知识性教材或读物的根本区别。

3. 认知语言学导论(第二版)(西方语言学经典教材)  外H0-05/34

 

温格瑞尔和施密特的《认知语言学导论》是最早出现、流行较广的认知语言学教科书。它在经验观、凸显观和注意观基本框架下,全面而深入地讨论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系统地阐发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既有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一般介绍,也有对一些重要专题的深入探讨;不但反映了认知语言学的最新发展,而且也不乏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创见。内容丰富,见解新颖,注重实用,是读者学习和研究认知语言学的蓝本和重要文献。

4.亚裔美国文学:作品及社会背景介绍 外I712.06/8

 
本书是第一部系统评论亚裔美国文学作品的专著,探讨了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80年代华裔、日裔、朝裔及菲裔美国人用英语创作、发表的作品,是公认的亚裔美国文学评论经典,也是了解、研究亚裔美国文学的入门必读之作。

5.华裔美国作家研究 外I712.065/24

本书是当前难得的系统评介华裔美国作家和作品的专集,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03Bww01 2)。这个巨大工程在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成员及其部分客座研究员通力合作下,经过多年努力方得以完成。全书所收论著涉及对十多位作家作品的分析与评论,书后的人名对照表精选自华裔美国历史学家麦礼谦先生提供的上千个人名录,希冀能在今后有效避免国内文章中同一个华裔作者有多个中文姓名的混乱现象。

6.现代日本文学批评史 外I313.065/3

本书作者以日本现代文学理论发展的时期划分为主轴,承前启后,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对各个不同时期的主要文学理论、文学理念和文学主张,以及在其理论指导下的文学创作实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和阐释,并对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等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上颇有建树的作家,做了个案分析和批评。在这一过程中,尤其注重了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从而客观地论述了日本现代文学各个发展时期的主要特征,勾勒出日本现代文学理论或文学理念批评的整体概貌,进一步揭示了日本现代文学的本质和规律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7.俄罗斯文学简史 外I512.09/2


本书所述俄罗斯文学史,始于11世纪的发轫,止于20世纪末苏联解体。作者在叙述文学史实时,力求重点突出,要而不繁;在评析作家作品时,尽量深入浅出,画龙点晴,以期读者读后能对俄罗斯文学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主要成就、流派更迭、风格演变以及重要经典作家作品能有个基本而清晰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