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欲说当下好困惑-党委书记于文明关于教师教育及师范大学发展若干问题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12-04-16 浏览次数: 1
今天下午利用一段时间与学校教育类学科专业的老师及部分研究生谈心交流,主要想把自己工作中的一些困惑,也是一些心里话与各位同行来说说,希望得到大家的重视与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共同思考和面对这些问题。今天报告的题目是借鉴于一句歌词:“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我说“教师教育,欲说当下好困惑”。今天主要想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教师教育如何办的问题
  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的教师教育也从封闭走向开放。三十多年过去了,是非功过如何评说?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1.综合性大学的师资培养做了些什么?做得怎样?
  我们国家教师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意味着搞教师教育不再是师范大学的专利,其他大学都可以搞教师教育。比如北京大学等高校在我印象当中都涉足教师教育,当然培养层次不尽相同。他们现在开展到什么程度,和我们普通师范大学有何不同?哪些比我们强?哪些不如我们?对这个问题,作为沈阳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我可以说不甚了解,我相信其他师范院校的领导也是这样。这些问题有没有必要研究呢?我认为作为这样一项重要的、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工作,应该好好总结、思考和研究,这项研究对所有搞教师教育的院校是有意义的。
  2.考试录用的师资质量如何?成分如何?如何适应?
  现在我们国家教师逢进必考,以前是各省、各市、各县都是自己组织考试和录用。最近国家提出“省考县聘”的说法,就是考试由省里组织,聘任由各县进行。在招考的时候,关于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会有一些要求,但仅考这些东西是不是就够了?是不是就能够满足做一名教师的需要?对这个问题我认为也缺乏研究。比如,作为师范大学,学生是经过四年的培养,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教法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进行社会实践、教育实习。而其他普通高校有没有这些环节?他们培养的学生教师教育的能力够不够?怎样才能补上这些知识?这些缺乏的知识是否需要到岗位上去补?到岗位上能不能补回来?怎样才能补回来?谁给他们补?这都是问题。如何解决教师入职良莠不齐、保障新任教师的质量这是一个问题。
  3.师范院校在师资培养方面质量是提升了,还是下降了?
  对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看法。有些方面肯定是提高了,比如学历层次上肯定是提高了,原来我们国家是三级师范:师范大学、师专、中等师范学校。现在中师已经取消了,学历层次肯定是提升了。至于做一个教师所需要的其他方面的素质比以前提高了还是降低了?这个问题真还不好下结论。以前一些师范学院培养的学生到中小学是很受欢迎的,能力很全面,素质很好,不单单是专业知识,但现在可能不一定。前一段我看了一篇文章,主要是解读教师所需的知识,把教师知识分成三种: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我认为很有道理。比如:作为一名教师,是教数学的,教物理的,还是教化学的,专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就是教学所需要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必须知道学生怎么教,知识怎样能传授给学生,通过什么路径能让学生接受知识,要有一个把知识从教师的大脑中传输给学生的一座桥。实践性知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能够获得。作为教师,即使本体性知识掌握了,条件性知识也掌握了,但没有亲自实践,没有在教学一线给学生上课,那还是不行。所以一名教师必须具备这三方面的知识,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我很接受这个观点,如果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现在师范大学培养的学生,本体性知识可以,条件性知识如何?实践性知识呢?我们现在的老师,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都需要认真来思考。而且越是教授年幼的孩子,需要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就越多。比如教猩猩识字,先用实物,然后换成图片,再换成带颜色的字,最后去掉颜色,经过反复训练,猩猩才能认识。这个过程可不简单,足以看出条件性知识有多重要。过去我们师专和师范学校在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上,包括“三字一画”的训练对做好教师都是很有意义的。但是现在,我们的学生按类招生,两年后再分流,实行“2+2”或“3+1”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对教师能力的培养是不是够用?这也是问题。
  4.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如何?
  教师教育有职前培养,还有职后培训。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如何,我认为这个问题更大。我本人在教育学院系统工作过,知道以前教师继续教育系统工作的情况。2000年以前,我认为政府对教师继续教育这方面的工作从政策到支持力度是比较大的,但现在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势,真是很难说清楚。因为以前计划体制的时候,国家继续教育体系是完善的,从机构上来说,各省都有省级教育学院或者教师进修学院,然后各市有教师进修学院,各县有教师进修学校,这三级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培训任务。省级教育学院承担省级骨干教师和中小学校长培训任务,市一级主要是市级骨干的培训,到县一级是县级的培训,这个培训都有相应机构来承担,就类似现在的各级党校。而且都有固定的经费,还有政策支持。作为教师必须要经过相应的培训,有学分要求,与评职、晋级等相关联。所以在当时教师的继续教育还是比较正规的。这几年教师继续教育面临全国性的问题,而且每况愈下,现在经费没保障,全国教育系统的机构也迅速减少。原来我在辽宁教育学院做党委书记的时候,全国有二十多家省级教育学院,现在仅剩五家,而各市、各县的教师进修学校局面就更难说了。所以现在教师继续教育从定位角度,到底是什么概念的教育?它的方向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措施是什么?承担的机构是谁?还有哪些人在做?国家的政策是什么?当然现在也搞了一些试点性的、试验性的项目,但这些和原来全员性的那种培训根本是两回事。
  关于教师继续教育,还存在职前职后的衔接和沟通问题。新入职的教师能力水平不尽相同,他们入职之后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师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这方面也缺乏研究,缺乏具体的工作。
  还有当前教师继续教育如何回应基础教育发展对师资提出的新要求,这也是一个新问题。现在国家对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在不断提高,要求小学要有一定比例的本科生,中学比例就更高了,高中还要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所以我们怎样来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对教师学历提升的要求,这也是个问题。
  另外还有教育硕士和教育博士培养面临的问题,这也是全国性的。以往我们国家学术型研究生占到整个研究生的比例在90%以上。搞了教育硕士、法律硕士,还有其他一些工程类的专业学位,主要是为了适应行业需求来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方向、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但前些年我们对教育硕士的培养和其他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区别不是太大。这两年我们国家在推进这方面的改革,试行国家级试点院校改革,我们学校经过答辩被遴选为试点单位之一。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应当说这些工作还是初步的,但是在整个国家教育硕士培养系统,包括教育部是给予了高度地关注和充分地肯定。我们成立了教育硕士研究生院,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但是还不够理想。因为按照设计目标来学教育硕士的应当是中小学的骨干教师,他们是特别优秀的,主要是缺乏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到师大学习提高之后,再回到一线去,就会成为更优秀的中小学骨干教师。但以前的实际情况是,顶多说有一部分是这样的,还有相当一部分不是这样的。可能是刚刚毕业,或者是在学校教学的负担不是特别重,所以有一定时间来学习,希望拿到这个学位后能进一步受到重视,那些最优秀的可能还真没招来。现在的教育硕士,毕业之后有了提高,但回到中小学后发挥的作用并像我们设计的那么理想。现在教育博士也是这个问题,我们国家搞了教育博士的培养,现在一些部属的师大在这方面做的努力还是比较多的。教育博士分成几个方向,有学校管理方向的,还有学科教学论方向的,在座的孙锦涛老师是华南师大的博士生导师,也招了教育博士,我了解一些情况,我感觉到在这方面也是大有改革发展的空间。所以我们学校试图在教育博士这方面做点努力,争取能够和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教师教育继续教育方面的一些机构和职能能够结合起来,来推进这方面的教育。但现在来看这也还是探讨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做起来。
  二、关于师范大学如何办的问题
  1. 师范大学如何办教师教育?
  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下,师范大学就是办教师教育。现在,从封闭走向开放之后,师范大学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自己原来的教师教育怎么办?另一方面是师范大学怎么办?这两个问题对每所师范大学都是严峻考验,并且还没有得到过非常清晰的回答。关于师范大学如何办教师教育,有关部门做了一个不完全统计(全国41所师范大学,现统计了35所师范大学),在35所师范大学中成立教师专业学院的有19所,建立教师专业学院成为十年来我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的起点和鲜明特征。而其它学校则是通过其它方式来进行教师教育,各学校可以说方式各异、各行其道,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教师专业学院模式。这是教师教育改革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式。实行这种模式的师范大学基本上是在过去教科院的基础上,整合全校教师教育资源( 含师资、课程、图书、设备),集中组建从事教师培养的专业学院。
  第二种模式是“教科院+实体性教师专业学院”。这一模式采用了增量改革的方式,在保留原有教科院的基础上,成立新的教师专业学院。作为教师培养和研究的专业学院,与原有的教科院并存。
  第三种模式是“教科院+框架性的教师专业学院”。这个框架性的教师专业学院可以称之为教师专业管理处,并不是一个实体机构,没有专职的师资队伍,也不承担具体的教师培养任务,其主要职责是进行教师教育的规划、管理和协调。
  第四种模式就是“虚拟性教师专业学院+教科院+分散在其他学院的教师教育”。这种模式具有独特性,是适应教师教育专业化潮流、但在原有教师教育培养体制基础上不作大的改变而形成的模式。
  第五种模式是“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处模式”。这一模式是在第一种模式的基础上成立教师教育管理的职能处室, 将教师教育的管理职能从原教务处单独列出,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教师教育管理,促进教师教育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教育学院和其他学科学院的协调。
  第六种模式是“教师专业学院+教育研究院模式”。这一模式一方面与第一种模式相似, 在整合全校教师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成立教师专业学院, 并取代原来的教科院。
  第七种模式是南京师范大学刚刚做的 “共同培养,双向强化”的模式。自2010 年起,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等十个专业的师范生均由教师教育学院负责招生和管理。
  当然,这些模式现在是不完全统计,还可能有更多的模式,就不一一列举了。这说明什么问题呢?主要就是在师范大学走向综合化后,由于拓宽了很多非师范专业,所以教师教育在师范大学中以一种什么样的体制和模式来实现遇到了新问题。对于这个新问题,国家没有统一的要求,也难以有统一的要求,所以各个学校就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在摸索中前进,怎么做的都有,怎么做也都有道理。
  2.师范大学自身如何发展?
  第一,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关系如何摆布?从目前来看,在全国师范大学当中普遍的问题是:非师范专业数量、在校生规模都超过了师范专业,非师范专业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这种情况怎么办?师范专业办不好不行,非师范专业办不好也不行。如果非师范专业办不好,学生就业就会有困难,同其他院校学生比就会有差距,就可能会影响到招生,也会影响学校的发展。所以,师范专业怎么办,我们还没有摸索到一个更加有效的方法,而非师范专业发展任务又很重,这个关系怎么摆布是我们要面临的问题。
  第二,师范专业、非师范专业之间如何沟通?这也是一个新的问题。以前,学校招生录取时就已经明确区分了师范、非师范专业,这种形式有利也有弊。所以,我校将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招生形式变为按类招生(即数学、英语、化学、生物类等),在录取时学生不分具体专业,两年之后再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专业分流。从时间概念上讲,师范专业培养学生的有效时间由原来的四年变为现在的两年,那么如何使现在的两年等于原来的四年呢?这也是新的问题。
  另外,我校的分流工作还遇到一个问题。学生现在是交费上学,自主择业,而在专业分流时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的学生不够优秀,可能达不到我们要求的成绩,无法选择师范专业,但学生就想当老师,如果进入师范专业将来可能就能找到工作,否则就业就会有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要考虑学生的要求呢?如果不考虑学生要求,也可以讲出道理。但是,现在一个家庭就一个孩子,一些都来自农村贫困家庭,都盼望孩子将来能有一份好工作,结果就是因为没有选择到想学的专业,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这对学生来说是不是也是一个问题? 
  第三,教师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如何定位?西南大学、渤海大学等学校可能就脱离这支队伍了,我们不再去研究它。那么,教师教育在师范大学当中如何定位呢?这个定位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某师范大学的办学目标是“高水平、国际化、有特色”,成立了教育学部,把原来学校做的工作交由学部来做,这对于教师教育带来了什么呢?
  第四,师范大学优势特色如何形成?这是所有师范大学都感到困扰和头疼的问题。在开放、竞争的条件下办学,所有大学的发展不再有行业限制,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在这种条件下,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问题就值得研究了。师范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教师教育,但教师教育在面临实践的时候又如此的不受重视,我们学校的价值大打折扣。我们用四年或者两年以上的时间培养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要和其他本科院校毕业生一样面临考试,一样去竞争,那么我们学了四年的专业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呢?反过来讲,其他学校专业的学生也允许我们的学生去竞争,但我们能竞争得过吗?如沈阳工程学院的电力专业,我们也想培养电力类的学生去和他们竞争,但我们能培养出来吗?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特色是石油专业,沈阳理工大学特色是兵器专业,以上院校都是经过几十年的行业办学而形成的优势,这些优势是我们短时期内无法复制的,而我们做了几十年的专业他们却可以很简单的就做起来,我们师范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我们该如何发展?发展什么?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一所大学的资源是有限的,要在几个方面打造核心竞争力呢?是做还是不做?如果不做,就会越来越受挤压,不被重视。如果去做,有的还做不了,还有各方面的制约因素,这些都是问题。
  三、关于沈阳师范大学如何办的问题
  1.沈阳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如何办? 
  第一,机制体制的沿革。研究沈阳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如何办,就不得不回顾一下沈阳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体制机制的变化。2003年,学校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成立了教师专业发展学院,整合了教师教育的资源,把相关的学科、教师和其他一些资源以及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整合起来,试图把优势变成胜势,形成职前职后一体化格局。但是,做了几年之后这项工作并没有推开,教师教育工作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地落实。2005年,我们将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和学前初等教育系进行整合,承担全校师范生能力培养任务。这几年的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工作得到了落实,逐步推开。但是,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主要是原来的学前初等教育承担全校各专业师范生能力的培养,有的地方显得力不从心,作为二级学院在行使学校协调、管理职能的时候还存在问题,与各个学院接触起来还有一些不顺。从目前来看,学前与初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任务很重,在这种情况下,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怎么办?再次面临着新的问题,还要重新来研究和思考。这是这个体制机制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而且还有一些过去遗留问题没有解决好,没有解决完。比如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相关专业的师范生能力培养还由学院负责,并没有拿出来。所以,学校这方面工作总是遇到了问题就动一动,然后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随之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第二,关于学生“入口”问题。我们现在实行的是按类招生、中期分流,这与目前教师教育的需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就业需求等要求都存在问题。是否再回到以前的模式,就像南师大在学生入口时就把师范专业单独放在一起,依靠这样一种方式来实现?这又是新问题,我们是往前走还是往回走?为什么要往回走?往回走对不对?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第三,职前、职后沟通衔接问题。沈阳师范大学有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两部分工作职能,目前存在一定问题。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的工作处境和困难比学校普通教育还要大。在计划体制下的辽宁教育学院曾经很辉煌,而现在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怎么样?这已经不是辽宁遇到的个性问题,而是全国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职前、职后怎么办?我们要研究和思考。当年沈阳师范学院和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的时候,我一直思考的就是培养和培训,职前和职后互通的问题,设想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的每个学科研训部要有两个教研室,一个教研室面向全省培训,进行继续教育和教研,另一个教研室面向学校各个专业承担人才培养任务。两个教研室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内可以互动交流。如果按这样一种模式构建,基础教育教研中心的力量一定是强的,水平一定是高的,因为我们的政府和大学都有积极性,大学的各个学院也有积极性。后来,在这个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想法,就是争取把沈阳师范大学培养教育硕士和中小学教师的骨干培训结合起来,让他们既能拿到骨干教师的培训证书,也能拿到教育硕士证书。如果按照这个模式并且继续探索教育博士的培养,这对基础教育教研的发展可能会更好。但是,这项工作没有推开,直到现在这个问题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办?如果延续目前这种状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怎么办?我觉得大家应该深入思考。我们要研究国外发达国家是否有像我们这样搞教研的机构?国外类似的工作是由谁去做的?怎么做的?教育是有规律的,如果其他发达国家都有这种机构,从目前来看我们遇到的这种困难可能是暂时性的;如果其他发达国家都没有这种机构,而只是中国有这种机构,那么随着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这种机构就可能没有生命力了,未来就没有前景了。所以,我希望大家要研究这个问题,一是先研究清楚,我们就会知道未来在哪里;二是我们可以开展工作,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同时我们自身也知道怎样把这项工作开展起来。
  第四,教育硕士国家级改革试点的探索情况和教育博士培养的谋划情况。教育硕士和教育博士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们要把这两项工作做好,教育硕士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希望教育硕士研究生院认真地来研究,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教育博士工作希望得到大家进一步的重视,现在我们还没有拿到教育博士学位授权。但是,我们能不能为开拓未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
  第五,新入职教师的培养、培训问题。特别是对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在目前的情况下,过去长期争论的师范性和学术性的问题可以告一段落了。以前师范大学培养的教师和综合性大学培养的教师到底谁的水平高,一直争论不休。现在是不是已经进入到了大学加师范的时代?就是在四年本科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如果要做老师再进行一年或者两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从而获得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我认为这个问题尤其是省级机构应该重点考虑。对于教师上岗实行省考,我们是否可以呼吁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政策,对于不是师范专业的毕业生,要再进行一年以上的教师资格培训,才能拿到教师资格证,才允许和其他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同样去参加教师入职考试,这样是不是更好?如果这种模式成立,那么就是大学加师范的问题,就提高了入职教师的水平和素质,我认为这是需要我们研究和呼吁的问题。
  第六,服务和引领基础教育发展的问题。现在国外的一些师范大学确实在服务和引领基础教育的发展。我们国家以前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在这方面的任务不明确,因为有专门的教研部门在开展工作,作为师范大学再去参与就显得多此一举。但是现在形势变了,如华东师范大学在这方面做很好,据华东师大教科院院长讲,华东师大和很多中学签署了协议,由教授深入一线指导教学,在引领基础教育发展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基础教育问题非常大,孩子的负担越来越重,受教育的时间越来越早,学前教育小学化,甚至没出生之前就开始胎教。大学毕业之后,孩子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全被磨没了,都被训练成了考试工具和机器,没有一点创造性。这几年学校及一些部门主动深入到基础教育一线中去引导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了一些工作。在这方面同样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沈阳师范大学自身发展问题
  第一,“名”和“实“的问题。我们现在“名”为师范大学,但目前师范专业和学生数量,都只占一小部分,三分之一不到。原锦州师范学院更名为渤海大学,这样好还是不好?我们一直坚持戴师范大学这个帽子不动摇,戴着怎么办?戴着好不好?不戴行不行?我认为将来越往前发展越是问题。渤海大学现在把这个帽子摘了,朝着综合化方向发展,在学科专业方面,发展工科、理科、如火如荼,而且也有了起色。我们沈阳师范大学怎么办?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在全省高等教育体系当中的定位问题。沈阳师范大学在全省的高等教育体系当中,从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上,我们现在面临着怎样定位的新问题。从层次上我们博士点没有突破,从科类的角度看,教师教育是我们的特色,我们现在又办了大量的非师范专业,包括艺术类、理科、也有少量的工科,将来在整个全省教育体系当中,我们以哪些学科与专业的优势来取得我们应有的位置?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涉及到存在的价值和资源的获得。如果学校不属于某一层次,就很难进入国家出台政策的范畴内。如最近国家出台了高等教育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精神,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出台的重大举措。核心问题就是高等教育提高创新能力,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包括学校与学校、学校与行业、学校与企业、学校与院所等开展协同创新研究。在协同创新平台中,牵头的学校必须是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学校,而申报国家级重点学科就必须有博士点。所以,我们想往里挤,只能是参与者,无法牵头。但我们能够有哪些学科可以参与进去,这是下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教育学科和教师教育肯定是我们学校的优势和特色。这几年,教育学科的成果在辽宁省的高校当中应当说是取得了领先优势,包括教育类学科的课题、成果、立项等等。教师教育也是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毕竟我们开展了60多年,这60多年来我们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资源,但是面对我之前讲的问题怎样解决?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以作为沈阳师范大学支柱性与标志性的专业与学科?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这个问题也是严峻的。有的时候我们光靠教育和教师教育,是不能包打天下的。那么我们还能干什么?还能干成什么?这个问题仍然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四、困惑中的建议
  1.危机也是机遇,积极探索、勇于探新,才有前途
  我讲困惑的目的是让大家研究和思考问题,有困惑才有思考,只有积极探索、勇于探新,我们才有前途。从学校的发展来看,校园换建前沈阳师范学院仅有方寸之地,学校发展非常困难,所以大家有了强烈的危机意识,千方百计要走出去。2000年学校实现了易地换建,2001年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实现了合并,2002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我校升格为沈阳师范大学,这才有了如今12年的辉煌。所以,今天这些困惑如果我们沈师人早醒悟、早研究、早动作,就会取得一种先发优势,未来仍然是我们的。所以大家要振奋精神、积极进取。
  2.积极进行理论研究,提出有价值的工作建议
  现在关于教师教育研究不少,很多教师包括一些博士有很多的教师教育研究成果,理论的东西多一些,想当然的东西多一些,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启发实际工作的很少。所以,我希望从事教育和教师教育工作的老师要研究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多做一些对实际工作有帮助的研究,这样才有实践价值。
  3.必须进行新的实践探索,迈出步子
  在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学校党委要进行工作论证。在此基础上深化改革,勇于创新,迈出学校发展的新步子,把学校的发展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
  以上思考仅供大家参考。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