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 2021-09-06 浏览次数: 8934

一、学院院标图片



二、学院简介

外国语学院成立于 1953 年,前身为沈阳师范学院外语系,是东北地区成立最早的本科院系之一。学院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丰富行业经历与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 100 人,其中专任教师88人,教授 6 人,副教授 33 人;博士(含在读)26 人,外籍教师 7 人;硕士生导师 31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 1053 人,硕士研究生 120 人。

学院现有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德语 5 个语种,拥有英语(师范、涉外)、日语、俄语、法语、翻译、德语 7 个本科专业(方向)。学院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美国文学、英国文学、文学批评)、翻译学(英、日、俄)二级学科硕士点;同时还设有翻译硕士(笔译、口译)、教育硕士(英语)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院英语专业现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项目、辽宁省示范性专业、辽宁省首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优势特色专业、沈阳师范大学重点建设专业、标志性专业;翻译专业为辽宁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沈阳师范大学重点扶持专业、支柱性专业,也是东北地区首家本科翻译专业。在 2013 年全省英语专业评价工作中,我院英语专业名列全省第二位;2015 年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辽宁省教育厅支持高校专业启动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英语专业、翻译专业),2017 年英语专业获批辽宁省首批向应用性转变示范专业。

近年来,学院与华晨宝马、简柏特、创思立信等知名企业,与辽宁省实验中学、沈阳市第 120 中学、沈阳市第 43 中学、沈阳市宁山路小学等学校,与中国日报社、辽宁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辽宁省外国专家局、辽宁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政府部门签订了共建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协议。

学院始终坚持以社会服务为己任,现有教育部考试中心雅思、托福、GRE、日本语、韩国语等国际考试考点,并设有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国才考试” 的考点。学院组织师生积极承担省、市和学校国际会议活动的口笔译语言服务。如:“东北亚论坛”、“辽宁引进国外项目暨高新技术展”、“辽宁省政府外国专家友谊奖、荣誉奖”颁奖典礼等,得到极好的专业锻炼和社会反响。

外国语学院先后被国家教委、辽宁省妇联、辽宁省教育厅授予“巾帼文明岗” 荣誉称号;被中共沈阳师范大学党委、沈阳师范大学授予“优秀人才培养标兵单位”,并连续多年获沈阳师范大学先进集体、先进党总支、优秀教学管理单位等荣誉称号。


三、学科专业特色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始建于1953 年的俄语专业和1956 年开设的英语专业。1979 年起开始联合培养招收研究生。1998 年,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通过全国第七次硕士学位授予权审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 年开始招收非全日制的教育硕士。2005 年,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获得学位授予权。2010 年,获得翻译硕士和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8 年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和翻译学三个二级学科。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各个二级学科发展稳定。英语语言文学以当代英美文学研究为主导,注重发展中西比较文学研究,同时注重挖掘中西文化相互交流的发展脉络。学科团队已形成“科研生态群”,以中西比较文学、创伤理论和族裔文学为研究重点,成果具有前沿性及开拓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注重梳理语言学史研究,结合师范院校外语专业的特点,注重语言应用研究,体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对外宣传和基础教育的理念。翻译学以翻译理论研究为主导,注重文化译介与典籍翻译研究。探索翻译前沿、中国文化海外传播领域的核心问题。以中国文化走出去等国家战略为导向,同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和翻译行业开展合作,建立“语言服务联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素养和应用能力的高端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助力东北及辽宁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专业学位研究生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学院不断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性建设,与中国日报社、辽宁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辽宁省外国专家局、辽宁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宝马及沈阳创思立信科技有限公司等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签订协议,推进实习实践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2019 年,成功获批“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


  1. 招生专业

学院及联系方式

招生专业

专业方向


外国语学院


024-86592448

050200外国语言文学

-01英语语言文学

-02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

-03翻译学(英语)

-04翻译学(日语)

-05翻译学(俄语)

055101英语笔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055102英语口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五、导师简介


王宇弘,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英国杜伦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负责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化典籍翻译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英汉对比、文化典籍翻译研究和翻译修辞学研究,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和译文10余篇,其中CSSCI期刊6篇,其它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学术专著《英汉语通感隐喻对比研究》,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译著《五十年兄弟情谊》,由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出版社出版;主持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两项和校级重大孵化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及省级项目二十余项入选沈阳市高级人才。

鲁畅,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教授,日语专业学科带头人,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理事,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辽沈分会副会长,沈阳师范大学中日典籍文化翻译与跨文化研究所所长。沈师大本科教学名师。主要从事语言教学、中日语言文化对比研究。出版专著、译著 2部;主编教材、教学参考用《高级日语系列教程:高级日语》等 18部, 在国家级、省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汉日四字熟语研究》《论日语词汇学习中认知策略的运用》等 30篇。获省市教学学术成果奖4项。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立项课题《日语词汇教学模式策略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新中国改造日本战犯史料收集整理研究》等 15项。译著《德川世家》获辽宁省翻译学会优秀翻译学术成果二等奖。全国高校日本知识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全国高校日本演讲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曲艳娜,女,教授,1965年生人1987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硕士学位;2005年美国布鲁姆斯堡大学学习,获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2004--2012年任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现为沈阳市高层次人才,外国语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硕士生导师。

曲艳娜教授的科研与教学方向是:英语语言学、语用学、英语教学;曾发表《从模因看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机制》等学术论文 20余篇;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 30余项;出版译著《世纪战争》10余部,主编《英语听力能力标准研究》等著作、教材 10余部。曲艳娜教授曾任辽宁省高考英语专家,现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办专家库专家。曾多次为辽宁省省长、沈阳市市长等担任现场口译。获得“沈阳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巾帼建功立业标兵”等荣誉称号。

孙若红,女,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料库语言学和英语教学。近年来,先后主持、参与教育部和省级研究项目 10余项,主持建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1门,出版专著、教材、译著多部,并在《现代教育管理》等学术期刊上发表有关语言学、语言教学的论文多篇。孙若红教授主要承担研究生的语料库语言学、语言学名著选读、语言与认知研究、英语教育研究方法和本科生的高级英语、语言学概论以及欧洲历史与文明等多门课程。孙若红教授曾被评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校级教学名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校优秀教师”、“校优秀指导教师”。孙若红教授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专业比赛,多次获得国家级“一等奖”等奖项。

吴琼,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英语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1 7 月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外语系,获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20049-20076月留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并于 20059月获得英语语言教学硕士学位。先后主持、参与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5项;主讲的《英语修辞与文体写作》获省级资源共享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及英语教师教育,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 20余篇,主编著作、教材多部,主持、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10余项。获“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沈阳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名师”、校“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校“优秀教师”等称号。

郝军,女,197012月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外国语学院翻译系主任,辽宁省翻译协会会员。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主要代表作:《当代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语言学视角》、《翻译伦理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等学术论文 1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 7篇。主持省级科研立项及教学改革立项 8项,校级立项 7项,参与省级立项 5 项。翻译《保时捷---经典运动车的演进史》、电视剧《末日行动》等 5 部;主编、参编教材及工具书等 10 余部。

吴金萍,19634月生。1989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外语系, 并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获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曾于 19928-19937 月,在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进修学习,成绩优异。20078月至 200912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布鲁姆斯堡大学做访问学者,并以全A的优异成绩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自 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英语教学与科研活动。教授英语精读、泛读、高级英语、高级听力、英语写作等本科生课程研究生和教育硕士的科研方法以及近年来还担任英语语言学硕士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课程;英语教育硕士与论文写作的课程的学术论文写作、中学英语教学专题研究等课程。

近几年来,国家核心期刊和省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立项 6项。主编《全国成人高考英语考试辅导》, 参编《英语教学策略与方法》、《英语专业八级考点速记》等多部书籍和工具书。

王德武,男,汉族,中共党员,学士学位。1964930生,辽宁黑山人。现任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副教授。1989 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原沈阳师范学院,留校任教至今。期间, 曾于 19938月至 19947月受学校公派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师范大学进修。200110月 至 200210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指派在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俄语语言学。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刊物上先后发表论文、译文 30余篇。参与多个省级、校级立项。

   郭忠壮,男,汉族, 19673月生,辽宁省东港市人,副教授,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6-1990年沈阳师范学院外语系学习, 1990年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 1993—1994年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班进修,2003年评为副教授。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斯特劳斯堡大学访问学者。曾担任任外国语学院英语一系、英语二系主任,负责英语专业的教学与管理工作。 现为辽宁大学外国哲学专业博士在读研究生在职,定向。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与西方哲学。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美国文学、英语写作、高级英语、科研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英美短篇小说研究、当代美国文学史等课程。先后获得“沈阳师范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和“沈阳师范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近几年,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立项 20项,在省部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12 篇。

赵天舒,女,汉族,19682月生,沈阳市人。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修英语语言文学。自 1990年从事外贸翻译工作 11年,曾出访东南亚和欧洲数国担任翻译。于 2000 年取得副译审职称。2001-2007年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主修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法、课堂话语分析。曾出版英文专著《双向跨文化适应过程的人种学研究》,主编教材《新策略英语阅读教材》,主持参与省、校级科研立项数项,论文成果先后发表在英国 Palgrave出版的《研究中国学习者》、外研社出版的《跨文化研究》及国内学术期刊。

刘冬梅,女,汉族,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17月获得 辽宁师范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20068月被评为副教授。

在教学上,本人承担过俄罗斯文学史选、俄语阅读与写作、学术论文与写作、俄语口译、现代俄语理论、俄语语言国情学等十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本人的科研方向是俄罗斯文学及俄语翻译学。曾主持及参与立项十余项。在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本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十余篇,主要代表作有《论<静静的顿河>中情景交融的艺术图景》、《论葛利高里的超越意识》等。

刘琦,女, 19706月出生,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外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6 年考取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1999年获语言文学硕士学位。1999年起在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二系工作至今,先后为本科生讲授高级英语、修辞学、文体学、英语分析性阅读与写作, 以及英语修辞与文体写作等多门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为文体学与语言教学。主要代表作有论文“英语专业学生‘文体能力’内涵研究”,以及“文体学分析方法在高级英语中的应用”。主持校改立项一项,题目为“高级英语语篇文体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张成羽,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37开始从事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工作。2008-2009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做访问学者。20112-20152月,担任约旦安曼 TAG子学院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及文化、文学翻译等。各类著作、译著及编著等多部,主讲并参与多项省级、校级精品课程以及各类科研项目。曾获沈阳师范大学课堂教学二等奖、全国外语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沈阳市社会科学成果奖等。


邢家伟,男,汉族, 1970 9月生,副教授,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口译理论与实践。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高级英语、英语口译、英语同传、英语演讲技巧、英语辩论、认知语言学等课程。主要代表作:Editing for equity: Understanding instructor motivations for integrating cross-disciplinary Wikipedia-based assignments《动态评价视域下的口译课程评价模式构建》、《“双一流”背景下英语写作课动态学习评价体系构建》、《外语专业思辨能力培养的四个维度--以英语写作课为例》、《文化定型与认知再植》、《源域和靶域的相似性与创造性》、《语境与隐喻认知》、《正确理解隐喻引起的词汇变化》、《认知能力与口译能力探究》、《认知范畴的边界特征研究》、《在口译人才培养中引入认知理论》等学术论文多篇。

吴辉,女,汉族19709月生,辽宁沈阳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于同年 7月年到沈阳师范学院任教。其中 2000年到日本青森县做中日友好交流工作,主要担任青森县知事翻译20012003年留学于日本北海道教育大学,2004年被评为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汉翻译研究和日本语教学;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 1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著作 10部。主持及参加了辽宁省教育厅等省级科研立项 10余项;并在日元贷款等多项辽宁省大型活动中担任翻译工作。

高丽英: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9年辽宁大学获俄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历任俄语精读、语法、经贸、俄语词法学、俄语写作与修辞等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俄语语言学、修辞与文化。发表了数篇省级及国际论文和译著。主持辽宁省教育厅项目及校级重点课程项目。多次获全国俄语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受国家公派地方合作项目的资助,20169月至 20177 月莫斯科师范大学做访问学者。

汪璐,男,1971年生人,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外语系俄语专业, 留校任教至今。2002-2004年就读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语言大学, 获语言学硕士学位,2006年于俄罗斯普希金俄语学院通过论文答辩,获教育学(对外俄语教学法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翻译学,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出版专著 1部,教材 3部,主持省级立项 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在俄罗斯及国内发表各类学术论文多篇。

杨春虹,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硕士,副教授。1993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俄语专业。19992000年赴俄罗斯后贝加尔国立师范大学工作学习。

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化学

为本科生讲授《基础俄语》《中国传统文化中俄》等多门课程,为研究生开设《俄语语言文化学》《俄语高级写作》及《文化与翻译》三门课程。主持或参与文化部、省、市、校等各级科教) 研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二十篇。指导硕士研究生 5人。

张辉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公派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外院 MTI教育办公室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翻译研究与教学。先后发表《口译网络资源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华文化典籍的翻译与传播》等论文十余篇;主译一部,参编/译多部;主持及参与省、校级科/教研立项多项;主讲两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并荣获教学成果奖。沈师大青年优质课大赛获奖,入选师大百节精彩一课; 第九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亚军带队及指导教师,沈师大特殊贡献奖;多次承担省、市政府外事口笔译工作。兼职 BFT口试考官。

范晓郁,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英语教学、翻译教学 20余年。

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研究及外语教学。

主要代表作:发表《英汉翻译中的语义对比》、《E-mail助英语写作教学》、《PETS五级写作的命题规律及应试策略》、《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语言文化及英语听力教学》、《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视角下的商务翻译研究》、《高级英语课程中的修辞研究》、《公示语翻译的原则与方法探究》等论文,并在《作家杂志》及《当代作家评论》分别发表译文《麦让迪与飓风》和《端木蕻良和莫言小说中的“乡土”精神》。翻译并参与编写各类书籍或教材数部。

张若昕,副教授,硕士,美国布鲁姆斯堡大学访问学者,硕士生导师,外国语学院英语二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英语教学及教师教育研究等。主持一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并参与省级一流课程建设;主持省级以上立项 7项,发表多篇学术期刊,出版著作教材 7部。近年来先后承担了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国文学、英美文学名篇选读、二战后英国作家研究和英美长篇小说研究等多门本科和研究生主干课程。

李红梅,吉林省磐石市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 7月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外语系,到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至今。2001年考取日本宫崎大学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硕士学位。20122月至 5月,赴日本早稻田大学访学 3个月。现任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主要担当研究生《翻译研究方法》《译介学》等课程,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口译教学等。

李莉,,19753,辽宁沈阳人,毕业于布鲁塞尔自由大学, 教育研究专业,硕士学位。

2003年起就职于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至今,现任英语二系教师,主要讲授《高级英语》《中学英语学科教学设计》《语言测试》等英语专业课程及教师教育类课程。

李敏,女,辽宁大连人。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斯特劳斯堡大学访问学者,辽宁省青年教育科研骨干,辽宁省精品课及资源共享课主讲教师,获沈阳师范大学“首届青年教学标兵”,沈阳师范大学首届“爱岗敬业好老师”等荣誉称号。英国伦敦三一学院 GESE口试考官,全国BFT英语口试考官,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5)口试考官。主要研究兴趣为英美文学、文学文化翻译及口笔译教学。先后在国家级、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2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科学研究项目及教学改革项目 20余项,主编或参编教材、译著 5部。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项目,获批国家级项目 1项,省校级项目10余项;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类竞赛,荣获辽宁省一、二等奖 20余项。

张林,男,副教授,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辽宁省侨联委员。沈北新区政协委员。2001年入职沈阳师范大学。曾获得沈阳师范大学“青年教学标兵”“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全国口译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特等奖等称号和奖项。多次为辽宁省政府、辽宁省委宣传部、沈阳市政府等单位担当笔译、交替传译、同声传译等翻译工作。

徐明玉,女,汉族, 1981 10 月生,辽宁省辽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9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2008 年获英国华威大学UniversityofWarwick翻译与文化比较中心(CTCCS翻译学TranslationStudies硕士学位,2020年获辽宁大学文学博士研学位。2003年留校任教至今,2008 年晋升讲师, 2016年晋升副教授。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基础英语、翻译实践、口译实践、交替传译、同声传译等课程。 截至目前, 发表译文、论文 10余篇;主持省部级项目 7项,参与国家级项目多项。

王晓娜,女1984年生,博士,副教授。2006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510月至 201512月,在香港城市大学语言学与翻译系以科研助理的身份工作和学习。主要研究领域:理论语言学、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外语教学、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目前已主持省级项目 1项,主持校级项目 3项,参与省部级项目 3项,发表期刊论文 9篇,其1SSCI1CSSCI,编著 2部。


潘佳宁,男,文学博士,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副教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主持省级社科项目8项;先后在《当代作家评论》、《中国社会科学报》和《北京周报》(英文)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和专访2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翻译家口述史、明清小说域外传播。


李晗佶,男,1990年生,博士,讲师。 2009 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获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2020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哲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20年入职,先后为本科生与研究生开设翻译研究方法、文学翻译、中外翻译理论研读、英语修辞与文体写作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翻译理论、翻译技术、翻译教育。目前已主持省级项目2项,主持校级项目4项,参与国家级与省部级项目8项,在《上海翻译》、《外语学刊》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翻译学术著作1部,参与编写教材2部。

苏洋,讲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日本关西大学国文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日本近代文学。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基础日语、日本和歌与俳句、文学翻译等课程。主要代表作:在国内外刊物发表了井上靖「楊貴妃伝」論――史料との比較から見る楊貴妃像》(井上靖研究2017.7井上靖「明妃曲」論――匈奴への憧れの物語》(東西学術研究所紀要2018.4)等论文20174月―20183月在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担任一年准研究员。科研立项:主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一项,校级项目一项。


王冬雪,辽宁沈阳人。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西方及俄罗斯语言哲学、汉外语言对比研究。曾在《外语研究》、《外语学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国语文》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研究,并获一等资助;参与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