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易近人 幽默风趣——访英语二系张成羽副教授<32>
发布时间: 2008-08-04 浏览次数: 3977

平易近人 幽默风趣

——访英语二系张成羽副教授

采访时间:2007125日下午1500

采访地点:英语二系办公室

被采访人:英语二系张成羽副教授

采访人:刘艳婷

纪录人:王晓红

下午1630分,我们如约来到了他的办公室。他的语气很和蔼,很亲切,很幽默,使我们紧张的感觉顿时消释。他就是我们英语二系的副教授,2007年“CCTV杯”英语演讲大赛北方赛区二等奖获得者刘馨月同学的指导教师张成羽老师。在愉悦的氛围中,我们开始了今天的采访。

Q:Question  A:Answer

Q:张老师您好!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

A:也很谢谢你们呀,给我这个机会。

Q:我们这周风云人物的主题是“走进外国语学院的男老师”。作为外国语学院为数不多的男老师之一,您在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压力呢?

A:单从性别上讲,这种压力不是很大。应该说还是有一点儿压力,同样的一个工作干到什么程度,从出色的百分比来看,还是女老师有一定的优势。男老师要想做好的话还是要付出很多吧;另一方面,男老师在平时工作上会比较累一些,承担的责任会多一些吧,比如到外地教学呀、到偏远地区呀,类似的任务院里一般都会安排给男老师。

Q:那么您觉得作为男老师有什么优势呢?

A:我自己在这方面还没有什么体会,但是一些女老师不这么认为。在学习外语这种环境中,女学生一般比较多,所以从学生对老师的崇拜上和尊敬上来讲,男老师会有一定的优势。

Q:那有什么劣势呢?

A:应该说在学习语言上女性一般都有一定的天赋。我们都知道,孩子生下来,先学会说话的总是女孩。尤其是在语言表达上,男生一般会差一些,所以男生要想在语言学习上取得一定的成就,要想出色的话,一定要多下功夫,多付出些汗水。外国语学院整体上看是比较公平的,性别上的差异不是很突出。

Q:见过您的人都觉得您非常幽默,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有压力,那您如何解压的?

A:在工作中我的压力一方面来自学生,但不是那种纯粹的负面性冲突。在课堂上有时会在学术、概念和观点上有些冲突。此时我就会调换角度,不是让学生一味的follow me。所有人都是,在这种情况下,都应该换一种角度,换位思考一下,考虑一下对方的利益。另一方面的压力来自工作本身。我这几年感觉比较累的原因就是教的科目比较多,尤其有些还是新课。为了给学生上好课,在搜集资料,做多媒体,备课等这些方面的压力会大一些吧。如果真的是在压力比较大时,我会自我排解一下。我喜欢的方式是听听音乐、上上网、看看新闻、和以前毕业的学生及朋友聊聊天、自己写点博客什么的。我觉得,在工作和学习中有压力时,一定要完全脱离原来的环境。学生学习也是一样,觉得作业比较多的话,一定要换一个环境或者调整兴致,该玩的时候玩,该学习的时候学习,绝不能一心两用。这也是我当学生以来一直坚守的原则。

Q:我们想问您一下,作为一名二系的老师,您觉得大三、大四的学生在学习上处于何种状态存在什么不足?

A:我觉得主要有两个方面吧。一方面就是学习的浮躁性。现在这不仅是大三、大四的问题,而是整个大学时期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可能是由于在以前就养成了这种习惯。另外,学生在学习上从以往的注重语法、口语、句型这些基础性东西转到了注重学习交际法、听说法,而往往一些学生因为这个原因而忽略了最基础的方面。学生学习英语的尽头还是挺足的,以前哑巴英语的现象已经改进了,但在表达的准确性和精确度上还需要改进。我觉得这个问题在教学上也应该注意,不能走极端。

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太强,认为老师有时课堂上讲得知识没有用。我觉得在大学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你不知道今天学的东西到底有没有用,只有走出去运用到工作中时才知道是否有用。而有些学生不认真听,到真正想用的时候因为自己不会而感到后悔。学生们在学习得时候不能过于的理想化,有些学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有的学生觉得口译就是译,就一味的练口头和笔头,而忽略了基本功。其实学习口译不仅要译得好,还要译得精。要知道同样是翻译,还有一个层次的问题。

Q:您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需要知道自己以后想要做什么,然后自己确定学习什么?

A:对,所谓的实用性就是以后的工作问题。但是有一个现象:因为目前工作压力大的问题,不少学生有工作就去试。从个人角度,我觉得这是不可行的。我们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时就不会选择了。一味的换,换了几个工作之后,就已经失去了就自己想做什么工作的概念了,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我觉得每一个人的第一份工作对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很大影响。

Q:那么您对我们大三、大四学生有什么建议吗?尤其是大三学生,现在面临着很多种选择,考研、就业、出国呀,有的学生觉得有些彷徨,您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A:我觉得考研与找工作是不发生冲突的,因为现在一般工作岗位都要求学生过专业8级,考研和8级从学习角度来看,是不发生冲突的,在题型、语言点等很多方面两者是可以交叉进行的。只要分期地、有计划地、长期地安排学习,就会顺理成章。考研与找工作这两个选择不可能同时进行,目标最好是一个。对于想要考研的学生,我建议要先确定自己考研的方向,如果是本专业的就要明确方向是文学、翻译还是其它方向,然后查阅相关的书目。如果是跨专业就更要尽早着手了。如果想找工作,除了拥有专业基础知识以外还要多接触社会,了解一下你想从事的行业的供求关系,以及怎样才能符合工作要求。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有精力和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做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不能在只在学校里面想外面的世界而是要走出去看外面的世界。我觉得与大一、大二相比,大三是最能学到知识的时期。所以大家一定要增强用心程度,加强专业学习,争取实现一个质的飞跃。

Q:一般大三、大四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已经不那么高了,就您来看,鼓不鼓励我们参加一些学术类比赛呀?

A: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比较鼓励同学参加这样的活动,尤其是大三学生。参加这种活动绝对没有错。只要有机会就要给自己机会。从一定高度上讲,参加此类活动可以为我们外国语学院及学校争得荣誉;从个人角度讲,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与专业学习不发生冲突而会是对学习的一种触动。对于大二学生来讲,可以先做好一个心理准备,努力了解活动的性质和对自己会有多大的提高程度等。而真正从参与这个角度讲,我建议更应该趋向大三学生。因为到了大三,学生在语言基本功方面已经基本成型,这时参加这样的活动对于提高技能非常重要。大一大二学生有时比较感性,凭着热情去参加比赛,而大三大四学生就比较理性,明白做某件事到底对自己有没有意义。

Q:在您带领我们学生去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您觉得我们学院与其它同类学院相比,有哪些优势和差距?

A:与那些比较有名、大家比较向往的学校相比,它们入学时分数要求会高一些,整体来看有着一定的差距。但从参加比赛的角度和专业的角度讲,差距不是很明显。这与大一、大二的训练有一定关系,与学生和老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但是学生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时过于强调小的方面而忽略大的方面,语言活用能力、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有时我们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着仅把自己当作一个师范生来看,不追求一种高度。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大的要了解全球,小的要了解一个国家。我曾到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访学过。早晨,我特意观察一下那里的学生的学习,由于地方小,人比较多,很多学生在花园里背对背大声晨读。与他们相比,我们的学生在日常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还是有一定差距。晨读的人不是那么多,而且有的人躲在角落里读,看到老师和学生时还觉得特别不好意思。我觉得学语言一定要有胆量和勇气,不要怕出错,语言是要读出来被人鉴别和欣赏的。我们学校自从改迁之后,环境还是很不错的,很可惜同学们没有很好的利用这种环境来真正的锻炼自己。还有刚才我所提到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总是围着老师转,被动性太强,主动性太弱。教与学是双重的,而且真正起作用的是学的方面,真正的结果也是学的方面。

Q:老师,我想问您,您是怎么看待学生尤其是您的学生做学生干部?

A:我觉得这个问题和我前面所提的社会实践观点差不多,在把自己专业知识学好的前提下,有机会的条件下可以当干部多锻炼一下。我自己本身原来也是学院学生会、社团部的成员。我觉得从中学到了很多,包括与人的交流能力呀,语言的表达技巧呀。这就和参加比赛活动一样,不是要求每一个人都参加,而是有机会的话都尽可能去锻炼一下。

Q:非常感谢您张老师,祝您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切顺利,事事顺心。

结束了将近四十分钟的采访,热情的老师将我们送出很远的地方。在采访的归途中,老师风趣的话语、爽朗的笑声还不时回响在我们的耳旁。真心的祝福我们可亲、可敬的张成羽老师工作顺利,桃李满天下!